钢结构加固设计有哪些原则?要注意哪些内容?
随着房屋使用年限的逐渐增加,很多业主会发现自己的房屋出现的质量问题越来越多。其中,抗震能力下降、承重等级不合格是比较严重的问题。如果建筑物的抗震等级不达标,就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建筑物进行综合加固,以确保抗震加固施工后建筑物的抗震等级达标。在建筑物的抗震加固过程中,需要做大量的工作,包括抗震加固的原则和抗震加固设计的考虑。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钢结构加固设计的内容。
一、抗震加固的原则:
1.结构的临时加固和永久加固
对临时钢筋的要求可以降低,而对永久钢筋的要求应该更高。
2.建筑物的局部加固和整体加固
当局部构件加固后不影响整个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时,可以进行局部结构加固,如设备爆炸引起的局部梁板破坏。这时候把破损的梁板加固到原来的抗力就够了。当整个建筑结构不满足要求时,如地震作用下结构发生侧向变形时,应对整个建筑结构进行加固。
3.构件加固和构件系统加固。
毋庸置疑,当某些构件不满足安全要求时,必须进行结构加固,但结构体系加固往往被忽视。比如局部构件加固引起的刚度和强度分布的变化,要从整个结构体系的安全性来考虑。此外,结构构件之间连接的加固对结构的整体性有很大的影响。
二、抗震加固设计还应考虑以下问题:
1.钢结构加固的刚度和强度分布应均匀,以避免出现新的薄弱层开口。
2.钢结构加固竖向受力构件应连续,传力路线清晰。
3.钢结构加固加固后结构的自振特性发生变化,导致地震作用增大。
4.在抗震加固设计中,增加构件或对原有构件进行加固时,应考虑减小整体结构扭转效应的可能性。
5.在钢结构加固中加强薄弱部位的抗震结构。
6.钢结构加固时,应使结构的受力状态更加合理,防止构件脆性破坏,消除强梁弱柱、强构件弱节点等不利于抗震的受力状态。
7.钢结构加固应考虑施工场地的影响。根据建筑场地的具体情况,加固后的结构应选择地面波及响应小的结构体系,避免加固后地震作用的增加超过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。这是因为,根据震害经验和抗震分析的基本理论,坚硬地基上刚度较大的结构地震反应较大,而松软地基上刚度较小、柔性较大的结构地震反应较大。因此,在抗震加固设计中应采用这一概念,通过调整结构的刚度来改变结构的地震作用,从而满足设计要求。
8.钢结构加固设计采用抗震新技术进行加固。采用成熟的抗震加固新技术,可以从整体上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,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,应该大力提倡。